Friday, October 25, 2013

辩论海啸4.0

观看辩论表演这种东西,跟学记去的不少。但人数就是一年比一年的少啊。
学记喜欢到处去玩,玩是没有错的。可是有意义的活动大家还是要多参与比较好。




从前会去看纯粹是对辩论感到很好奇。而最近的目的却有所改变了。
我觉得我接受了马来西亚僵化的教育制度的熏陶下,我也会变成僵尸。读了李光耀的自传才发现原来大学生的能力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
参加了马大新青年过后更加相信大学生也能够有很大的贡献的。

我真的很渴望多参与可以刺激脑袋的活动。
刺激、质疑、反驳、挑战应该是大学生需要的元素。

这个活动让我好好地反思。
公民势力崛起,大学生的角色到底在哪里?



Thursday, October 17, 2013

马大的迎新周(MHS)

基于观众强烈的要求下,我只好继续写关于马大的故事拉。

要诉说关于我在马大的求学故事呢,就必须从第一天也就是马大迎新周开始说起拉。

好,基本上每一间本地的国立大学都会有这一类的活动,长达一个星期的。打从我得到了马大的录取信后,我就一直搜索网上关于这种活动的资料。

以下是我本身的经历拉。(每个宿舍都有一些不同,不过大致上是一样的拉)

这个活动到底恐怖吗?我是觉得还好,当然我参与过学记的培训营,大约都能熬过任何的磨炼啦。基本上就是有特定的纪律组对你大小声,冷嘲热讽,无理取闹,然后以不知所谓的罪名冠在我们的身上然后惩罚(体罚)我们。

这个活动就是要灌输你需要绝对的服从学哥学姐和宿舍负责人(fello)的命令,否则就被威胁不能继续住在宿舍里面。哇,这里有两点是需要被谴责的。第一,绝对的服从命令是很错误的。大学生本来就应该要独立思考,身为未来国家栋梁的我们更加应该勇敢的质疑任何事情。第二,我们可是有付住宿费给宿舍的负责单位的哦。

迎新周会进行什么活动呢? 整个迎新周的主轴竟然就是喊口号。哈哈哈。国立大学^^

让我列下大概一天的流程。

5.30 am 集合
5.30-8am 喊口号+手语
8-8.10am 早餐
8.10am-9am 口号^^
9-11am 讲座/其他活动
11-1pm 喊口号+5分钟午餐时间+友族同胞拜拜
1-5pm 讲座/其他活动
5-7pm 再次喊口号
7-10pm 讲座/其他活动
10-12 口号

好敷衍的一个流程,好没有意思的活动。
让我好好的介绍一下口号+手语环节。
每个宿舍都会有自己的一批工委(我们在这里称他们为PM,pembantu mahasiswa)在带领的。而我们的PM就为我们准备了12首手语,20++个不一样的口号。当然我们是没有学完的拉。他们在最后一天还好伟大的说他们为了这个活动筹备了1个月++ , 每天留下来练习。

整个星期就是不停地喊口号拉。而目的就是要进入大礼堂喊口号向别的宿舍呛声! 多么成熟的一个想法阿!仿佛喊得最好的一个宿舍就是全马大最优秀的一批大学生阿!我们PM甚至把口号当作了宿舍的尊严,喊不好口号就会侮辱了宿舍侮辱了马大。

也无可否认PM们经过了一个月的练习,手语和口号是喊得很整齐很大声拉。 (SO??)

恩。也要十分感谢PM们的用心良苦,让我们在长达一个星期的迎新周里都在五分钟的时间里用手把食物吃完。

整个星期是有很多讲座的哦,大概都是让我们觉得马大是全马最top的大学(尽管不在top100里面)。基本上我是没有从讲座里面获得什么很重要的资讯拉,才时隔一个月就对讲座没印象了。

我只记得马大有邀请了副首相来跟大学生进行一个对话会。阿!我最有印象的是副首相就在我们的对话会中早就已经谈到让大学的教学媒介语变回国语。

当然在这里也是要说下迎新会好的一面拉,的确有那么一个环节是PM们为我们细心的检查入学的文件,帮我们certified。这点是无论质疑的。

除此之外应该就没有了。整个星期里面,我们没有搭过学校的shuttle bus, 我们不知道学校的诊所在哪里,不知道如何去学校的诊所(马大校园是很大的),没有去过图书馆。。。等等。
我们只知道如何喊口号 ^^

还有很多关于迎新周的东西是没提及的。可是由于篇幅过长了,我需要在这里写一写我的看法。

不知道各位读者的心情是如何呢? 我有一位就读于Monash大学的朋友以讽刺的语气笑着对我说:“哈哈,马大!”

我身为一名马大新生,我是很伤心的。
迎新周的目的是什么?马大的迎新周达到了应该有的目的吗?连图书馆都没参观过的迎新是合格的吗? 我们连大学诊所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个迎新会简直就是侮辱了大学生的智慧,在迎新周一味的喊口号是什么意思。以口号为迎新会的主轴根本就是幼稚。难道在迎新会就不能办一些比较有意义,跟社会有接触的活动吗?
马大是否就是要培训出绝对服从没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呢?

身为一名马大新生,我很疑惑。我疑惑这样方式的迎新周到底在马大办了多少个年头。我也很压抑在马大竟然没有对这样的东西有任何异议声。

我们是可以做一些东西的。

ps:马大在设备和课外活动方面依然是很好啦,我无意吓跑想要申请进马大就读的准大学生,我只是对这方面感到十分的不满。 


Wednesday, October 16, 2013

在马大的第六个星期(2)

文接上篇
上次说到马大新青年。好,我才刚刚踏入了第六个星期,对新青年当然了解还没有很深。我会把我所了解东西写出来。

在上个月,我参与了新青年举办的新生迎新会。里面有一个环节让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环节是介绍马大在1960-1970年代的情况。

你知道吗?在那个年代,马大是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学生事务处(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 Hal Ehwal Pelajar)。那个是学生管治学生的年代,一个学生可以管理巴士、处理食堂摊位公开招标的时代。而这种组织就叫做学生会(student union)。

经过了513事件后,就有了大专法令这项恶法了。将student union取而代之的就是现在的学生事务处,而今天校园选举所选出来的代表也只是成为了大学的学生代表理事会,并无任何权利可言。

能够想象马大的行政大楼建立的多么的富丽堂皇,马大的校园又那么多栋建筑物,而大部分的学会却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行动室吗?
大家能够想象这么大的校园竟然会没有一档华人的档口?
大家真的觉得马大的迎新周没有问题吗?

大学生都默许了这些问题的发生,似乎也认命了。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哈哈。好笑。




我们能够做一些什么的。

进入了马大的第六个星期(1)

一直都很想写一篇关于马大的文章,想写关于迎新周、学校的课外活动等等的。

在进入马大前,我就为自己定下了一些目标,就比如说每天看一些英文书籍,每天跑步/游泳一个小时和我也立志要当一个不一样的大学生。不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早上起来,上课,放学之后吃饭,回宿舍做功课,睡觉。

中学时期的我也参加了学生记者、华文学会以及合唱团,已经有了很多次筹办活动和比赛的经验了,我有点疲倦了。

老实说,马大的课外活动是多姿多彩的。基本上什么类型的活动都有。马大的活动还有分几个类别:有university Level 的、faculty level的,还有宿舍level的。

通常第一年的新生都需要住在大学里的宿舍,而如果想在升上大二后继续住在宿舍里的话就必须积极地参与宿舍里面的课外活动以累计一定的分数。

哈哈。所以,我还是不会积极参与宿舍的课外活动的。(奇怪吧?)
课外活动的本质就是要跨出本身所处的框框去接触社会,困在宿舍里参与的课外活动不是违反本质吗?
短短四年的大学生涯,我再也不想重复我在中学时期做过的东西了。
我真的好像在这四年里面好好提升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对社会的批判的能力。

我常常讽刺说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可是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我们真的是吗?我们的行为真的反映出我们是未来的栋梁吗?

校园自主,学生自治
不知大家是否熟悉这八个字。我第一次看这八个字是在新纪元学院的其中一幅墙上。

我进入了马大参加了马大新青年后才真正开始明白这八个字的概念是什么。
想要解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下篇继续。